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对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Walker环流异常减弱的分析

艾丽坤

艾丽坤. 对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Walker环流异常减弱的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9(2): 303-315.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4.02.07
引用本文: 艾丽坤. 对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Walker环流异常减弱的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9(2): 303-315.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4.02.07
Ailikun. The Weakening of the Walker Circulation After the Late 1970s[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4, 9(2): 303-315.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4.02.07
Citation: Ailikun. The Weakening of the Walker Circulation After the Late 1970s[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4, 9(2): 303-315.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4.02.07

对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Walker环流异常减弱的分析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4.02.07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43400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218

The Weakening of the Walker Circulation After the Late 1970s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位于达尔文岛的观测海平面气压值(SLP)不断升高,而位于塔西提岛的观测SLP不断下降,形成了在年代际尺度上最弱的热带太平洋东西向环流,即Walker环流.70年代中后期以后,在Walker环流不断减弱的同时,亚洲夏季风也在减弱.通过对海平面气压场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我们发现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副热带西太平洋(20~30°N,130~150°E)的SLP不断下降,与不断上升的热带西太平洋(10°S~0°,130~150°E) SLP形成了一个在年代际尺度上的反相关震荡型.这个负SLP距平与江淮流域的对流上升运动相对应,造成了中国地区夏季江淮流域降水增加而华北降水减少的格局.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57
  • HTML全文浏览量:  19
  • PDF下载量:  285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