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

黄荣辉 陈际龙 刘永

黄荣辉, 陈际龙, 刘永.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J]. 大气科学, 2011, 35(4): 589-606.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11.04.01
引用本文: 黄荣辉, 陈际龙, 刘永.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J]. 大气科学, 2011, 35(4): 589-606.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11.04.01
HUANG Ronghui, CHEN Jilong, LIU Yong.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Leading Modes of Summertim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Eastern Ch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East Asia[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 35(4): 589-606.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11.04.01
Citation: HUANG Ronghui, CHEN Jilong, LIU Yong.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Leading Modes of Summertim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Eastern Ch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East Asia[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 35(4): 589-606.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11.04.01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水汽输送的关系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11.04.01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950403、2009CB421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5046,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GYHY201006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730952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he Leading Modes of Summertim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over Eastern Ch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East Asia

  • 摘要: 本文利用1958~2000年ERA-40再分析每日资料和我国516台站降水资料以及EOF方法, 分析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上空水汽输送通量时空变化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了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存在两种主模态: 第1主模态不仅显示出明显的准两年周期振荡的年际变化特征且也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在空间上具有经向三极子型分布; 第2主模态显示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且在空间上具有经向偶极子型分布。这表明了这两主模态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在1958~1977年期间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分布为从南到北 “+-+” 经向三极子型分布, 而在1978~1992年期间降水异常出现了与1958~1977年相反的分布, 为从南到北 “-+-” 经向三极子型分布。然而, 在1993~1998年期间, 由于第2主模态的作用增大,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为从南到北经向三极子型与 “+-” 偶极子型模态的结合, 这使华南夏季降水明显增加。并且, 分析结果还表明: 这两主模态的年代际变化与东亚上空夏季水汽输送通量的时空变化密切相关, 它不仅与东亚和西北太平洋上空似如东亚/太平洋型 (EAP型) 遥相关波列分布的夏季水汽输送通量异常年代际变化有关, 而且与欧亚上空中高纬度西风带似如欧亚型 (EU型) 遥相关波列的夏季水汽输送通量异常年代际变化密切相关。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8892
  • HTML全文浏览量:  33
  • PDF下载量:  552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