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6月东北冷涡暴雨水汽来源和源区贡献分析

李玥瑶

李玥瑶. 2021年6月东北冷涡暴雨水汽来源和源区贡献分析[J]. 大气科学.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301.22202
引用本文: 李玥瑶. 2021年6月东北冷涡暴雨水汽来源和源区贡献分析[J]. 大气科学.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301.22202
Moisture sources and source regions’ contributions of the Northeast cold vortex rainstorm in June 2021[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301.22202
Citation: Moisture sources and source regions’ contributions of the Northeast cold vortex rainstorm in June 2021[J].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301.22202

2021年6月东北冷涡暴雨水汽来源和源区贡献分析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301.22202
基金项目: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 2020SYIAEZD4

Moisture sources and source regions’ contributions of the Northeast cold vortex rainstorm in June 2021

  • 摘要: 本文针对2021年6月2-3日发生在东北地区的冷涡暴雨过程,首先利用传统欧拉方法,初步分析了此次初夏东北冷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与辐合特征,进而利用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模式FLEXPART和水汽来源与源区定量贡献分析方法,揭示出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源地和源区定量贡献。结果表明:此次初夏冷涡暴雨过程期间,副热带高压偏南,东北地区主要受东北冷涡和其下游日本海弱高压脊影响,但对流层低层,副高主体与日本海弱高压脊之间存在气旋性切变流场,促成一支低空急流沿我国沿海地区北上,有利于东北地区南侧水汽向北输送,与东北冷涡后部干冷空气在辽宁和吉林省交汇,触发强降水。拉格朗日轨迹追踪显示,60%以上的目标气块来自降水区西侧和西北侧的欧亚大陆地区,这些气块初始位置高度较高,途径我国东海、黄海一带时,高度显著降低,并汇入偏南暖湿气流,进而流入目标降水区;还有部分气块来自贝加尔湖及其以东地区以及我国南海和中南部大陆地区,气块初始位置及行进过程中高度均较低。水汽源区对目标降水区的水汽定量贡献显示,区域D(东海-黄海至西北太平洋地区)贡献最大(贡献率37.04%),区域C(中国大陆中东部)紧随其后(贡献率30.05%),显著的水汽摄取和较低的沿途损失,使得上述两区域水汽贡献显著,而降水区局地摄取水汽的贡献排在第三位;此外,贝加尔湖及其以东地区(区域B)和欧亚大陆中西部地区(区域A)亦有一定贡献(尽管区域A水汽摄取总量亦较大,但绝大部分水汽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损耗),而区域E(印度半岛至中国南海地区)水汽贡献最小,可见,初夏东北冷涡暴雨过程的水汽较难从低纬度地区获得供给。相对于传统的欧拉方法,拉格朗日方法可以更清晰地给出暴雨过程主要的水汽源地及其贡献。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90
  • HTML全文浏览量:  7
  • PDF下载量:  4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10-19
  • 录用日期:  2023-02-27
  • 修回日期:  2023-01-1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3-03-1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