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LPJ模型对1981~1998年中国区域潜在植被分布和碳通量的模拟

孙国栋

孙国栋. LPJ模型对1981~1998年中国区域潜在植被分布和碳通量的模拟[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4): 341-351.
引用本文: 孙国栋. LPJ模型对1981~1998年中国区域潜在植被分布和碳通量的模拟[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4): 341-351.
Sun Guodong. Simulation of Potential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and Estimation of Carbon Flux in China from 1981 to 1998 with LPJ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9, 14(4): 341-351.
Citation: Sun Guodong. Simulation of Potential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and Estimation of Carbon Flux in China from 1981 to 1998 with LPJ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9, 14(4): 341-351.

LPJ模型对1981~1998年中国区域潜在植被分布和碳通量的模拟

Simulation of Potential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and Estimation of Carbon Flux in China from 1981 to 1998 with LPJ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

  • 摘要: 利用一个基于过程的动态植被模型LPJ DGVM(LundPotsdamJena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Model),模拟了中国区域潜在植被分布,考察了1981~1998年中国区域净初级生产〖JP〗力(NPP)、异养呼吸(Rh)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年际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在LPJ模型提供的植被功能类型(PFT)划分的条件下,中国区域除了分布裸土外,主要分布了6种潜在植被功能类型,即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夏绿阔叶林带、北方常绿针叶林带、北方夏绿针叶林带和温带草本植物。在所考察的时间段内,中国区域总NPP从2.91 Gt · a-1(C)(1982年)变化到3.37 Gt · a-1(C)(1990年),平均每年增加0.025 Gt(C),其平均增长率为096%。中国区域总Rh从2.59 Gt · a-1(C)(1986年)变化到3.19 Gt · a-1(C)(1998年),具有105% 的平均年增长率,即平均每年增加0.025 Gt(C),并且中国区域温带草本植物相比其他植被功能类型,其NPP和Rh线性增加的趋势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LPJ模型在引入火灾机制后,中国区域总NEP的变化范围更加合理,即每年总NEP在-0.06 Gt · a-1(C)(1998年)和0.34 Gt · a-1(C)(1992年)之间变化,其平均值为0.12 Gt · a-1(C)。该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时间段内,中国区域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碳汇。上述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而此模型模拟中国区域潜在植被分布和碳循环是有效的。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620
  • HTML全文浏览量:  27
  • PDF下载量:  295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