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孙建华, 赵思雄.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梅雨期环流演变的特殊性探讨[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8(3): 291-306.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3.03.04
引用本文: 孙建华, 赵思雄.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梅雨期环流演变的特殊性探讨[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8(3): 291-306.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3.03.04
Sun Jianhua, Zhao Sixiong. A Study of Special Circulation During Meiyu Season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1998[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3, 8(3): 291-306.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3.03.04
Citation: Sun Jianhua, Zhao Sixiong. A Study of Special Circulation During Meiyu Season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1998[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3, 8(3): 291-306.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3.03.04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梅雨期环流演变的特殊性探讨

A Study of Special Circulation During Meiyu Season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1998

  • 摘要: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和华南暴雨试验(HUAMEX)的同化资料和2001年"973"中国暴雨试验(CHeRES)的T106背景场资料,对1998、2001年夏季6~7月环流和降水的分析表明:(1)1998年中高纬度双阻形势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对"二度梅"的形成有重要作用;2001年副高偏东,中纬度槽脊的位置与典型梅雨相反,没有形成典型的梅雨.(2)东亚沿岸大槽的形成以及相应西风急流的南移、东伸和北风(冷空气)的南进,对"二度梅"开始时副高的突然南压有重要作用,这些因子可以作为1998年7月下旬"二度梅"形成的前期预报因子.(3)对降水与夏季风关系的分析表明,季风的短期变化与雨带的进退和维持有密切关系,特别是20~30°N较大范围的低空急流对梅雨锋降水有重要作用;1998年梅雨期风速和湿度场有明显的日变化,且与强对流系统发生的时间一致.(4)对历史上"长梅"和"二度梅"年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将1998年的环流与1950年以来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的"长梅"和"二度梅"的环流作了对比,再次确认这几次梅雨期的中高纬度均为双阻或单阻形势,而1954、1980、1991年的副高为带状;1954、1980年副热带高压属于西进稳定型,1991、1998年分别属于南退北跳型及北跳南退型,但最后经调整使副高停留在长江以南,均有利于梅雨期降水.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