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30~60天振荡的传播及其与月平均基流的相互作用

何卷雄 薛峰

何卷雄, 薛峰. 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30~60天振荡的传播及其与月平均基流的相互作用[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3): 421-429.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5.03.15
引用本文: 何卷雄, 薛峰. 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30~60天振荡的传播及其与月平均基流的相互作用[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3): 421-429.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5.03.15
HE Juan-Xiong, XUE Feng. The Propagation of 30-60-Day Oscill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Monthly Mean Flow over East Asi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During the Northern Summer[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5, 10(3): 421-429.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5.03.15
Citation: HE Juan-Xiong, XUE Feng. The Propagation of 30-60-Day Oscill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Monthly Mean Flow over East Asi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During the Northern Summer[J].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05, 10(3): 421-429.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5.03.15

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 30~60天振荡的传播及其与月平均基流的相互作用

doi: 10.3878/j.issn.1006-9585.2005.03.1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3027和402215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3-SW-221

The Propagation of 30-60-Day Oscillati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Monthly Mean Flow over East Asi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During the Northern Summer

  • 摘要: 选取1985年和1988年这两个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月平均流场差异很大的年份,研究30~60天低频振荡的传播及其与月平均基流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这两年,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30~60天低频振荡受到两支低频涡旋的影响,其中一支来源于热带东印度洋,另一支源自中太平洋.在大部分时间里,这两支低频涡旋相遇于20~30°N地区,并影响到该地区位势高度场的变化.当低频气旋(反气旋)移经西太平洋的时候,该地区的位势高度场相应地降低(升高).另一方面,该地区的30~60天振荡还有着显著的年际差异.1985年的波列活动显著,中高纬低频涡旋南移至日本南部洋面.与1985年不同的是,虽然1988年的波列活动不明显,但中高纬的低频涡旋可向南传播至南海地区.从30~60天振荡和月平均基流的动能和有效位能相互转换来看,正压过程、湿斜压过程和干斜压过程的值相当,因而上述3种过程均有可能起主导作用.但转换强度存在年际差异,1985年的值远比1988年的大.研究还表明,暖池地区的30~60天振荡向月平均基流输送能量,中高纬地区的30~60天振荡则从月平均基流获取能量.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406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247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